
鄭漢成老師是香港藝術合唱團的創辦人、總監兼指揮。鄭漢成老師是資深聲樂理論家、教育家和指揮家。
鄭老師從事聲樂理論、研究、教學及指揮工作逾六十多年。少年時,曾受學於澳門,其後在上海、北京兩地深造,隨多位中西樂理大師學習聲樂,包括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如應尚能、高芝蘭、溫可琤和曾叔懋等教授;蘇聯的莫斯科音樂學院蘇錫林教授、歌唱專家雅蓮娜及莫斯科大劇院主角歌唱家阿爾菲諾夫教授;此外,還有來自德國的菲立杜旁教授等。年輕的鄭老師在大師們的悉心栽培下,加上過人的天賦和超凡的努力,小小年紀已成優秀的歌唱家,並常到各地演唱、講學。及後更代表北京,在全國選拔考核中脫穎而出,成為二十多名聲樂研究生之一。
蘇聯聲樂家阿爾菲諾夫教授非常賞識鄭老師的才華,稱他為一塊「地下埋藏的金子」,不僅是聲樂界的專家,更可以是天才型的歌唱家,日後必能綻放光芒;同時,鄭老師亦被北京音樂界評為最優秀和最有前途的歌唱家。
鄭老師深得名師們的美聲唱法(Bel Canto)精髓,他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,巧妙運用,並在數十年的聲樂教學中,勇於實踐,精益求精,自成一家。
一九八七年,他以一顆赤誠之心,創建了香港藝術合唱團,既希望用歌聲來弘揚民族精神,也盼望借聲樂去啟迪大眾。在團訓中,鄭老師引用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言:「熱愛我們心目中的藝術,而不是熱愛藝術中的自己。」道出了微小的個人和大道的藝術之間的關係,同時也總結出真誠、熱愛是一切藝術的根本。在建團之初,鄭老師有感大部份團員從未接受聲樂訓練,因材施教,獨創發聲法和充滿自由發揮的rubato創作法,兼收並蓄,以誠補技,以愛傳藝。在鄭老師循循善誘下,日久見功夫,香港藝術合唱團團員每每能以真摯的感情,演繹出獨有的風格,深得聽眾熱愛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團友們多能體會鄭老師熱愛藝術、真摯演出的教誨,正是樂於藝、遊於道。多年來,團員關係融洽,合作無間,彼此扶持,親如家人。
九七回歸前,鄭老師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,為配合香港回歸,他組織合唱團前赴北京舉行了慶祝回歸匯演。事實上,鄭老師成立合唱團的宗旨之一,就在於培養和薰陶港人的愛國心。
鄭老師曾先後接受本地媒體,包括明報、星島日報、文匯報、大公報、經濟日報、AM730訪問及大篇幅報導。香港有線電視台也曾播出半小時的專訪,由此可見鄭老師卓越的藝術成就。
(以上簡介轉錄自:香港藝術合唱團2019年周年音樂會場刊)
有關香港藝術合唱團的資料,可參考 www.hkartchorus.org
影集















